WEI HAI MASS ART CENTER
中文域名:威海市群众艺术馆.公益.CN
乳山有婚礼制作大喜饼的习俗。“抬新娘,送新娘,俯首弄眉理红妆。揭开喜盒相大礼,首饰果饼(喜饼)一箩筐。”这首民谣,反映的就是传统婚庆的场景。随着时代的变迁,旧时婚俗多已消失,但结婚时制作并分发喜饼的习俗却沿袭至今。
乳山大喜饼好吃,是因其做法很讲究。常做大喜饼的人都有经验:5千克面粉,1.25千克白糖,0.9千克纯正花生油,1.5千克鸡蛋,可烙制40余个喜饼。乳山喜饼的制作过程大致如下:
首先把适量酵母泡在少许温水中,化开,成糊状。水的温度,以感觉不烫舌尖为宜。然后把鸡蛋打到盆里,与花生油、白糖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,不能加一滴水。混合在一起的材料用筷子用力不断搅动至均匀,然后加入溶好的酵母水和少量面粉,打成“面酵”,当面酵表面冒泡时,把面粉添加进去,揉揣成均匀的一大块面团,再次等待发酵。
把发酵好的面团稍加揉揣,分成许多等重的小块做成饼坯。把饼坯逐个揉至表面平整,有筋道,然后用特制的小擀杖擀成饼形。饼要有一定厚度。擀好的饼还需再一次发酵。烙饼要用平底锅,锅表面要涂上花生油,但不能涂多了,达到不粘锅的目的就行了。灶火以文火为宜,使饼慢慢受热,达到内外同熟。烙时要轻拿轻放,以免手指戳碎了饼面。要勤翻动,避免饼的表面被烙糊。
乳山民俗,大喜饼常被称作“媳妇饼”。还有一种大的喜饼,直径常在30厘米以上,叫做“囤底”,一般是被切成扇形小块,分给前来参加婚礼的至亲好友。“囤”是盛放粮食的器具,用它来命名喜饼,一是表明其大,二是代表圆满,三是寓意家有余粮、人有余福,日子过得好。一次婚礼,一般要制作8个大囤底。
随着时代的变化,乳山大喜饼的用途越来越广。逢年过节、过生日、生小孩、走亲戚、子女升学、到外地上班,都要烙喜饼,分发给亲友,并留一些自家享用,以示喜庆。
在胶东众多的喜饼中,乳山大喜饼仅以大小就排行老大,且乳山大喜饼个最大、形最圆、色最美、味最纯,食后最不烧心,这几个“最”的特点,使乳山喜饼在全国都很闻名,已销往韩国、日本、俄罗斯、法国等亚欧世界诸多国家和地区。